比特币是谁在出题比特币是谁在炒作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比特币是谁在出题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比特币是谁在出题的知识,包括比特币是谁在炒作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比特币涨到15万一枚,家用台式机24小时不停挖,多久能挖一枚FileCoin: 有用的工作量证明《西游记》里最能打的佛教,竟然是无神论的比特币涨到15万一枚,家用台式机24小时不停挖,多久能挖一枚比特币诞生的时间充满的历史意味,于2008年由一个叫做中本聪的人提出,他强调比特币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能避开银行这个中间环节。
在一整套的比特币系统中(比特币区块链技术),人人都可以发行货币,人人都能跳过银行这一壁垒进行交易,因此在2008年期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比特币的争议:政府对货币的管控问题
比特币吸引玩家最大的地方在于它的总量恒定,其实就是比特币的稀缺性全世界只有2100万个,物以稀为贵,所以已经被炒到了15万一枚的高价。
早期的时候人们讨论比特币是不是一种骗局,后来大家又将方向转变为比特币会不会成为我们的主流货币,对此经济学家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其中一派的经济学家觉得,政府有权力调控市场经济(我国就是这样),调控市场经济可以使用货币政策,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弹性的货币来控制市场的稳定性。
另外一派的经济学家对此刚好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货币总量就应该固定,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不管是市场膨胀还是紧缩,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比特币产生的过程:做难度会变化的数学题
确定比特币只有2100万枚后,无数的电脑玩家就投入了比特币网络中,这个网络会给玩家出题,只要玩家把答案找出来,就会获得比特币的奖励,也是发行枚比特币。
早期解出一道题网络就会奖励50枚比特币,随着比特币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奖励也就越来少,但是比特币给出的问题难度却是出现了几何式的增长。
所以当比特币发行总量来到1050万的时候只有25枚,来到1575万的时候只有12.5枚,比特币虽然总量为2100万枚,但是至今的发行量依旧没有2100枚。
但是因为所剩不多,价格被炒到了15万,所以很多人都去继续做数学题,试图得到一枚比特币发家致富,但是其实做比特币的人已经特别少了。
挖出一枚比特币需要多久:三四年吧
早期参与的人非常多,在比特币网络的设定中,玩家每10分钟就可以获得一道题的答案,解出答案就能拿到50枚比特币,说一开始很不值钱。
后来题的难度在逐渐增大,电脑需要运行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答案,并且奖励也是在一步步缩减,比特币玩家就一步步流失了,这个游戏已经
不是一般人能玩儿得起的。比特币这边的专家说到,现在才想去挖比特币已经晚了,一台家用台式电脑,不吃不喝地运营三四年才能得出一枚比特币,已经特别稀少了。
不说有没有这个毅力,一个月不到电脑都会烧坏,所以还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开网吧,做黑客的人吧,挖比特币也是黑客对设备植入病毒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些不良网站病毒就超级多。
比特币对于社会价值:有弊有利,不分高低
比特币这一门游戏最大的技术含量就是区块链技术,其不知道怎么来形容这个区块链技术对于社会有多重要,但是数字人民币发行区块链技术绝对是核心技术之一。
区块链技术是每个国家、每个行业实现智能、高效管理都必须使用这一套技术,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当我们接触到额时候又非常具体。
但是比特币最大的隐患在于,公然挑战了主权国家发行货币的权力,这一项去中心化的发明如果成为主流货币,会大大削弱国家的经济职能。
所以不管是我们也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也罢,对于比特币都是抱着打压的态度,毕竟这项去中心化的货币,总是用于进行一些非法残暴的交易,并且规避了国家监察。
FileCoin: 有用的工作量证明有用的工作量证明(ProofofUsefulWork)是由著名的去中心化存储项目FileCoin在它的白皮书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POW是实现区块链的一个重要共识方式,FileCoin要实现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存储平台。所以它也要做共识,它选择的就是工作量证明共识。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常规的工作量证明。它是区块链实现共识的一种方式。是比特币采用的方式,所以,工作量证明就是俗称的“挖矿”。比特币做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交易系统,要在不同的节点上维护一个共同的完全相同的帐本,来记录所有的交易,而且确保交易不会重复,不会一笔钱多花,就需要一个维护这个账本一致性的规则。大家一起遵守这个规则,就是共识。区块链常用的方法是,把这个账本分成很多页,每个页就是一个区块。每个区块由一个节点来记账,然后分发给其他节点复制,这样所有节点上的账本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区块都由哪个节点来记录,就需要一个大家都能遵守的规则。比特币采用的方法,是让所有的节点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题目很简单,但是计算量很大,一般要10分钟左右才能做出答案来。得到答案虽然很费时间,但是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很容易。然后所有的节点同时做题,第一个做出来的节点,就得到下一个区块的记账权。因为每个区块都只有唯一一个最早做出题的节点,所以,每个区块的记账权是唯一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其他节点验证的。节点一旦验证到其他节点得到了区块记账权,就必须复制区块,加到本地区块链中,同时开始下一个区块记账权的竞争。通过这种方式,比特币就能确保所有节点的区块链是一致的。
节点通过大量计算竞争区块记账权的的过程,就是工作量证明。所以,工作量证明系统(或者说协议、函数),是一种应对拒绝服务攻击和其他服务滥用的经济对策。它要求发起者进行一定量的运算,也就意味着需要消耗计算机一定的时间。这个概念由CynthiaDwork和MoniNaor1993年在学术论文中首次提出。而工作量证明(POW)这个名词,则是在1999年MarkusJakobsson和AriJuels的文章中才被真正提出。
实现区块链共识的方式还有很多,如POS,DPOS,POA,PBFT等等,但是工作量证明是唯一被时间验证过(11年)的在公链上运行的区块链共识机制。
工作量证明存在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还是用比特币为例。比特币节点为了获取出块权做得那个数学题,叫哈希运算。计算量非常大,每一台参与比特币挖矿的矿机都要时刻进行这个计算,耗费大量的电力。这个计算不像其他的如大数据处理的计算,可以产生一些价值,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竞争出一个节点,成为下一区块的出块者。目前比特币每年消耗电量约25.5亿瓦,这相当于全球电量的0.5%,是爱尔兰一年的耗电量。反对POW的人纷纷指责挖矿将电力资源浪费在虚无缥缈的数字货币上,还称之为自由主义的“泔水”。
但是,认为POW是浪费的电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币安全不可攻破的体系。
一张100元的现金不只是你我认为他值100,而是整个社会群体都认为他值100,价值就是来自于共识。比特币是社区行为,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到社区,用互联网来建立秩序,它的意义也是来自于群体共识,只要大家都相信比特币有价值,只共识存在,那么他就有价值,和法币一模一样。所以产生价值认同并不一定需要国家来驱动,比特币改革了一种传递信任的载体和媒介,千百年来,人类社会通过多少流血战争建立的政权和共识,现在兵不血刃,只是耗费些电力就实现,岂不是更先进。
总结而言,要想设计一个去中心化而且安全的数字货币,能源和算力是必要的代价。工作量证明是以去中心化形式构建安全产权认证系统的唯一方案。所以认为POW是浪费的电的人不知道,正是能源和算力打造了比特币安全不可攻破的体系。现在比特币全网算力已经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任何人想要发动51%算力攻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POW算法使比特币系统牢不可破。
为缔造价值而产生的消耗不叫浪费。
但是,如此多的算力,是否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呢?用FileCoin的话说,工作量证明,还有没有其他用途呢?
FileCoin是分布式存储行业的明星项目。他的开发团队ProtocolLab就是开发IPFS协议的团队,以至于很多人都分不清FileCoin和IPFS的区别。可以说是2017年FileCoin的1CO,把这个行业推向巅峰,也引出了一系列的同类型项目。本文无意于赞誉或者贬低这个项目,只想结合自己从事这个行业的经验,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希望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有一些启发。
FileCoin在白皮书中提出要实现一个有用的工作量证明,实际上就是认可了,要打造一个安全不可攻破的区块链,就必须消耗工作量。但是,他们不希望为这个工作量做出的计算完全被浪费,所以想把这个工作量利用起来。所以,他们想到的方法是,在工作量证明里加入存储空间的使用率。这样,所有的节点为了形成共识,就必须提供存储空间来存文件。这个存储空间就可以存用户数据,就是有用的。
那我们来看一下FileCoin是怎样实现这种有用的工作量证明共识的。
Filecoin采用的共识机制并不是简单的工作量证明,而是一种叫做预期共识(ExpectedConsensus,简称EC)的机制。和其他主流共识机制目标一样,让矿工争夺某一个高度唯一的出块权而获得奖励。这个获得出块权的矿工叫做Leader。在每一轮的出块争夺中,为了保证账本的可靠性,都有一个唯一的leader来进行记账。
也就是说,共识的核心就是选择谁来当Leader。选Leader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交互式或者非交互式。交互式是要矿工之间互相投票的。比如PBFT就是交互式的,几个参与选举的人通过互发信息,得到多数票(超过2/3)的人就是Leader。预期共识采用了非交互式的方式来选举Leader。参与的各方根本不给彼此发消息,而是每个节点各自独立私下进行运算。最后某个节点说,我赢得了选举,然后提供一个证明,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就验证,他确实赢得了选举。这个验证方法就是零知识证明。
预期共识机制会为区块链网络预设一个出块的期望值。比如每1个纪元(epoch)生成1个区块(block),但也有一个纪元可能出现空块或多个区块的情况。所以在Filecoin中,每个高度不是一个区块,而是一个区块集,叫做TipSet,这个TipSet中可能包含了多个区块。所以实际上Filecoin是TipSet链。预期共识无法保证每一轮只选举出一个Leader,所以会出现一轮中有多个Leader的可能,这样链式结构就变成了DAG的网状结构。所以FileCoin还会对block赋权重,实现有效收敛。
FileCoin采用的EC共识有一个好处。对于传统的POS共识机制来说,有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无法控制分叉。也就是说,由于挖矿成本低,参与者可以同时挖多个链获取利益。而预期共识对这一点做了设计,那就是通过权重和抵押机制来促使矿工选择一条最好的链,对同时挖多个链的矿工进行惩罚,这样可以非常快速地促进收敛。这说明POW和POS共同使用会是一种好的方式。
每一个矿工获得出块的可能与其当前有效存储量占全网总存储量正相关。这种期望共识机制其实是更像是POS权益证明,只是它将POS里边的权益(Staking)换成了有效存储占比。但是矿工的有效存储从何而来呢?是通过存储用户数据得来。如何证明矿工存储了用户的数据,FileCoin创造出一个新的证明机制叫POST时空复制证明。这个POST就是FileCoin的工作量了。把耗电的算力换成存储有用数据的存储空间,无意义的军备竞争变成了存储服务市场竞争。这确实是FileCoin的进步之处。只不过,为了成功的出块,矿工通过预期共识被选为出块节点后,必须在一个块的时间里(现在是45秒)做个POST证明,成功提交,才能出块。否则就失去机会。所以,为了确保矿工能在指定时间内出块,最终官方还是决定要使用GPU。虽然这GPU不是像工作量证明那样一直不停的工作,但是在整个实现共识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跟有用的工作量证明思想相违背的耗能计算。
还有,谈到预期共识的时候,我们说到每一个纪元出块都不是一个块,而是一组块,那么纪元这个概念就很重要了。怎么控制纪元呢?每个矿工在参与选举前,需要先生成一个Ticket,这个Ticket实际上是一个随机数,他需要走一个VDF和VRF的流程,这个VDF全称VerifiableDelayFunction,可验证的延时函数。他的计算流程是串行的,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并且这个时间无法通过多核并行的方式进行缩减。这保证了每个矿工产生Ticket时必须要消耗的时间,没有人可以通过优化硬件的方式来获得加速。听上去这函数很完美,可是,这个VDF根本还不存在!现在FileCoin测试网直接使用了一个等待函数sleep,这是UDF,UnverifiableDelayFunction。现在最接近的VDF解决方案,也是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的。说白了,还是要耗电,还是不环保。
所以,有用的工作量证明,依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被誉为下一个比特币的FIL,还要继续为实现这个颠覆性的共识而努力。
总结一下FileCoin存储矿工获取激励的流程:用户存储数据,支付FIL费用->矿工存储数据->生成复制证明->完成时空证明->经过EC共识,选出出块Leader->获取打包权->矿工获取FIL奖励
在这个流程图上,可以看到,矿工可以在两个地方获取奖励。一个是存储用户文件的时候可以得到用户的FIL奖励。一个是在获取区块打包权后获得FIL。而得到区块打包权的一个前提就是存有足够多的用户数据。所以,在存储需求不够大的情况下,矿工会从用户那里收取很低廉的费用。在用户不够的情况下,甚至会倒贴钱自己付FIL存数据,只为能够存足够多的数据,在EC共识中被选成Leader得到打包奖励。这样产生的效果是,FileCoin对用户非常友好,存储费用非常低。所以,一定会吸引很多的应用来这个平台上做开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存储量不够大,矿工根本没法跟其他人争夺出块权,所以得不到奖励。最后整个平台会朝着大矿工,大矿池的方向发展,这跟FileCoin想把所有闲散服务器利用起来实现分布式存储的初衷是违背的。或者说,一定要等到这个行业具有一定规模,技术更成熟,才有小矿机挖矿的机会。
我们先来简单的讲一讲中心化存储和去中心化存储各自的利弊。中心化存储设备统一管理,可靠性好,性能高,去中心化存储数据天然分散,易于流通,容灾性好,但是可靠性低。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心化存储是重资产投入,成本高。去中心化存储通过区块链激励层,用户自行加入,轻资产,可降低存储总成本。未来应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还会是以中心化存储为主,而去中心化存储因为是分布式网络,主要可用于热门数据流量分发。同时,因为没有中心化所有权,可以成为去中心化应用的首选。
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是,去中心化网络适合冷数据的备份,其实这并不是去中心化存储的优点,实在是因为把热数据放到去中心化网络上太不可靠,处理性能也跟不上。所以,如果去中心化存储能实现一定的规模效应,大大降低存储成本,把冷数据备份当作核心业务,并把目标定位在今天因为成本太高没被企业存储的冷数据,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如此说来,从技术上讲,去中心化存储并不一定比中心化存储有优势。如果能推行一种新的模式,把去中心化的经济激励和中心化的存储合在一起,就能吸收两
者的长处。真正实现有用的工作量。FileCoin未来可能促成的大矿场模式的数据中心,可能更有市场。在11年后的今天,比特币并没有实现它成为一个点对点的电子支付货币的初衷,但阻止不了人类前赴后继的去买它,拥有它。同样,我相信FileCoin已经得到足够大的社群,矿工和开发者的支持,即使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不会促成分布式存储应用的全面落地(也许这从来不是FileCoin的目标),但我还是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因为它的共识去购买它,持有它。上升到哲学层面,人类在为真理买单。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何为有用,或者说,我们到底是在用存储做共识还是用共识做存储?FileCoin是前者。FileCoin想要基于存储工作量实现的去中心化的共识,理论上是完美的,追求完美,人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项目上我们等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一旦实现,它可能会为人类带来巨大价值,对市场带来无穷大的号召力。
只不过去中心化不是万物的灵药。中心化的一个最大优势是它的效率非常高。像dPOS或者联盟链这样的弱中心化共识兼顾两者优势,能更快速的把应用推向市场,提前启动分布式存储行业,推进分布式存储应用落地。所以,我们既追求用存储做共识,也追求用共识做存储,根据实际需求来做出我们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区块链也会进一步发展,逐步优化,变得越来越有用。
《西游记》里最能打的佛教,竟然是无神论的《西游记》里的各个派系,如果要按战斗力排名的话,佛教绝对排名第一。
玉皇大帝的天宫系就不必说了,十万天兵天将也挡不住孙大圣的一根金箍棒,连大本营都被砸了,毫无还手之力。
玉皇大帝背后的主要势力,是道教。道教以“三清”为尊,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就是我们熟悉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在《西游记》里是被弱化了的,或者战斗力是被刻意隐藏了的。至于其它两位老大,通篇都没有出场表现的机会,战力未知。
佛教则不同。如来佛祖一出场,还没热完身,只用了一个手掌,就解决了战斗。孙悟空虽然大喊被骗,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落败者为自己争取的台阶罢了。
等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之后重出江湖时,佛教的战斗力已经超越他的想象了。想当年单挑天宫集团,还能和佛祖走上一个回合,如今竟然连挑战佛祖的徒子徒孙们的资格都没有了,只能跟一些不入流的小喽啰们打,还次次都得使出吃奶的劲,大战三百回合。
当年风光无限的齐天大圣,憋屈到了什么地步?这一路打来,只要碰上的小妖怪属于稍微有那么一丁点背景的,立马就吃瘪。什么某某菩萨的坐骑啊,佛面前供灯的灯芯啊,观音家池子里养的鱼啊……不管什么级别的,都打不过。一打不过就得跑,整个一“孙跑跑”。
跑去哪儿呢?搬救兵。这搬救兵也有讲究,到天宫去搬,一般成功概率低,得跑好几趟;去西天佛祖或者诸位菩萨那儿搬,一搬一个准。
孙悟空的西天取经之路,给我们两个启示:一,做妖怪一定要做有背景的妖怪,没背景的会被打死。二,佛教系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千万不能惹。
如果要选一本在国内介绍佛教的传播度最广的书,大概不是任何一本佛经或佛学书,而是这本小说:《西游记》。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对道教的认识,来自《封神演义》;对佛教的认识,就只有《西游记》了。
《西游记》里的佛教,和真正的佛教,有多大的区别呢?
最大的差别,就在这“战斗力”上。
在几乎所有影视剧和小说作品的设定里,佛祖都是法力无边,无所不能的。举手抬足之间,就能轻松解决一切问题。
真实的佛教里,佛确实有一定的神通。包括一些菩萨啊、尊者啊,都有些凡人所不能及的超能力,比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之类。
但这些超能力,从属性上来看,都不太适用于直接对战。历史上佛教的诸位高僧大德们,和外道PK,靠的都是辩论,就没听说有跟人动手的。要去跟孙悟空对打?没戏。
佛拥有的最高级、最特殊的能力,是这个:“一切遍知”。
意思是,佛知道天上地下、过去未来的一切。既知道事情的表象,也知道事情的本质,还知道事情之间的联系,甚至知道所有发生的这一切事情背后的意义。
这正是佛被称为“觉者”的原因。佛,是从世间的蒙昧中觉醒、看清了真相的人。
很明显,知道一切,和能做到一切,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佛只是“知道一切”,而不是“无所不能”。也就是说,佛也有很多没办法做到的事情。
从这点来说,佛不是神。
佛教虽然归属于宗教,但和其它宗教很大的一个区别即在于此:佛教是信奉无神论的。佛和我们凡人一样,都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
这个法则,就是因果。
种善因,得乐果;种恶因,得苦果。这条铁律从无始以来一直精准地作用在一切之上,公平公正,童叟无欺,即使是得了涅槃,超脱于轮回之外的佛,也无法破坏这铁律。
佛和凡人,就好比是学霸和学渣。两者的区别在于,在考场上,学霸知道每道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甚至知道每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出,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而学渣呢,一无所知。但学霸再牛,也得和学渣一样,老老实实地照着试卷上的题目来做。想直接把题目给改了?或是把标准答案给改了?没辙。
简言之,大家都是规则的执行者,而不是规则的制定者。佛,是对这个规则了解得最全,理解得最深刻的人,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所以看上去什么都能搞定,仅此而已。
宗教存在的意义之一,是为了给人以寄托。人生在世,有许多人力所不能及之事,尽力而不能成之愿,这些个人的意向,会逐渐外化,与自己幻想中的形象合为一体,这就是外在的神。宗教的神,是人们寄托和依赖的对象。
常有苦难中的人会呼喊:“神啊,救救我吧。”这是期待神略施恩惠,降下神迹,把自己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这种方式,其它宗教的神们或许可以,但在佛教这儿,对不起,佛没法救你。
准确地说,佛没法直接靠佛自身的力量来救你。佛能做的,是告诉你:这儿有一条解脱痛苦之路,这条路我曾经走过,也有很多信仰我的人走过,是走得通的。你愿不愿意,跟着我的指引一起走?
所以说,信仰佛教,并不是寄托并依赖佛教的神,而是寄托并依赖于佛所觉知的自然法则。对于佛,我们固然无比景仰,但这不是个人崇拜式的景仰,而是对大智慧者,对传道受业解惑者,对悲悯众生的菩萨心肠者,所应有的景仰。
我们感激佛为我们指引
的道路,感激师长对愚昧无知的我们谆谆教诲时的耐心和包容,感激今生有听闻正法、增长智慧、解脱轮回的机会。但最终,还是得靠自己。离苦得乐的这条路上,没有人,也没有神,可以代劳。
人们去寺庙里求神拜佛,是把庙里的佛菩萨们当成神来对待的。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供养,换来佛菩萨的神通,实现自己的愿望。
这样的供养,确实会积累一些善根,或者说善业的因。但这些善根,并不和供养所付出的金钱成正比,而只和拜佛者的发心与行为有关。
如果求佛者,对佛恭敬,对佛所开示的自然法则恭敬,并愿意将其作为个人今后日常行为的准则,自然会得到很大的功德。
但如果求佛者,对佛不以为然,对自然法则无动于衷,拜完佛回去继续我行我素,只是想通过砸钱的方式,换取佛菩萨们的恩典,那不论砸多少钱,效果都是微乎其微的。
归根到底,我们所经历的、所得到的、所失去的一切,都是由我们本人的思想和行为所决定的。不是谁的恩典,也不是谁的加害,一切都有源可溯,有因有果。
正因如此,经书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们怕遭到恶果,总是预先断除恶因,于是罪障越来越少,功德越来越圆满。
而我们呢,常作恶因,却不在意,也不忏悔,还总是祈求:“阿弥陀佛,保佑我身体健康,升官发财,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这就好比是,站着晒太阳,却求不要有影子出现;跳下水去游泳,却求别湿了身。
有人做了坏事,逃脱了惩罚,沾沾自喜,自鸣得意;
有人做了点小善事,就要求大回报,以为自己积了天大的福德;
有人遇到了些挫折,就以为自己原先所做的善行毫无用处,自暴自弃,自甘堕落;
说白了,这些人并不信仰佛教,却把佛教当成实现自己私愿的工具。同样的,他们信的并不是因果,而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果”。
真正的因果,一善一恶,一笔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行恶事,求善果,不过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罢了。
话说回来,佛的战斗力,说不强,算是不强;说强,其实也强。
人的力量,本就不来自于肉体,而来自于知识。有了牛顿力学,就能造各种力大无比的工具;有了电磁学,就能发电;有了空气动力学,就能上天;有了相对论的质能方程,就能造出核武器来毁天灭地……所以,佛的这个“一切遍知”,其实可以衍生出无穷的力量。
只是,佛使用这些力量的方式,和《西游记》是不同的。佛不用武力降服他人,不显现神迹来让教徒膜拜,也不用神通来为众生行世俗的方便事。
佛的目标只有一个:“为利众生。”把众生从无知愚昧痛苦的轮回中拯救出来,断烦恼,得解脱,无余涅槃。佛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这个目标上。尽可能久地伫世,不断地开示说法,为众生不同的根器,造八万四千法门。
如果佛真的无所不能,那大可以用力量拭去众生心头的蒙尘,增长众生的智慧,让众生发起菩提心,或是直接钻到我们的意识里,让我们去做该做的事。
可是佛不能。因果法则太牢不可破了。因果被钉在每个人自己的身上,连佛都徒呼奈何。
读到这儿,有人会悲观了:怎么连佛都救不了我们,那可怎么办?
只要换个角度来思考就行了:只要听佛的教导,我们自己就能救自己,不需要别人来救。
最近很火的比特币和区块链,背后的原理是“去中心化”。
大部分的宗教,都是中心化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某几位主神上,顶礼膜拜,称颂赞叹。
只有佛教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要听佛的开示,听师长的教诲,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都要敬畏因果。每个人都有救自己脱离苦海,离苦得乐的能力。这个能力,别人都没有,只有我们自己才有。这就是佛教里所说的:
众生皆佛。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何去何从,靠我们自己,选择因果。
比特币是谁在出题和比特币是谁在炒作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用友t3项目编号用友t3项目编码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用友t3项目编号,以及用友t3项目编码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本文目录如何设置报表项目用友T3增
-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第4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现将省市场监管局第4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
-
浚县狠抓产业链招商打造现代智能家居产业集群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利英】浚县产业集聚区坚持以商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不断拉长加宽做强产业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支撑有力、配套企业较为齐全的家居制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品实现了由低端向
-
好看设计拱型门洞运用好,生活好有仪式感
“拱型门洞”用在居室内实在是好看的不象话!有人说,把家里的门和吊頂改成拱型,有点复古、生活也有情调,就像住进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堡,拱门的潮流趋势的兴起,多了一丝柔情,每天回家就像住
-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高开低走跌222成交额不足200亿元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高开低走跌2.22%成交额不足200亿元科创50指数25日小幅高开,全天呈现高开低走的走势,再度考验半年线支撑,成交额继续萎缩。截至收盘,科创50指数
-
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上市公司达140家总市值近28万亿
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上市公司达140家总市值近2.8万亿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7月22日,记者从上交所官网了解到,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德林海、大地熊、
-
网络虚拟货币法律?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货币受法律保护吗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网络虚拟货币法律,以及网络游戏里的虚拟货币受法律保护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
-
股票跌停为什么还有人买进去股票跌停为什么还有人买入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股票跌停为什么还有人买进去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股票跌停为什么还有人买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