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长尤猛军接受新华网2019全国两会访谈

币圈知识 阅读 182 2024-12-10 17:00:58

尤孟军,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新华网发(福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王文清)11日,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孟军就2019年全国两会情况接受新华网专访。 尤孟军表示,20年来,“海上福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未来,福州将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深化“海洋福州”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是福州开放发展的重要通道。 “海上福州”战略推动经济蓬勃发展。

新华网记者: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 作为沿海城市,福州发展海洋经济有哪些资源优势?

尤孟军:福州位于祖国东南沿海。 它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因海而兴。 可以说,海洋是福州开放发展的重要通道。 海洋资源优势一直是福州最具竞争力和潜在比较优势,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海岸线资源丰富。 福州海域总面积1057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310公里,约占福建省的四分之一。 特别是沿海天然良港众多,其中有江阴、罗源湾等世界著名的深水良港,可建造10万吨级船舶。 上述泊位岸线长2.94公里,可建设5万吨级以上泊位岸线长13.26公里。

二是海洋资源丰富。 福州海域有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洋鱼类100多种,海洋生物近1500种。 福州连江县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 廉江观雾海带、昌乐漳港蚌等海鲜在全国享有盛誉。

三是拥有丰富的侨台资源。 福州是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台湾省会城市。 福州有超过80万台湾居民。 同时,福州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据不完全统计,福州海外居民超过400万,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州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海外侨民,成为加强我市与海外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合作的特殊纽带和重要桥梁。

2018年11月30日,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新华网 刘峰 摄

“海上福州”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新华网记者:20世纪90年代,“海上福州”建设启动。 20多年过去了,这一战略的实施效果如何?

尤孟军:长期以来,历届福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海洋福州”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例如,2012年,为进一步深化“海上福州”建设,我市出台了《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推进“海上福州”建设的意见;2016年,为推进“海上福州”建设,我市印发《关于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对接国家战略的海上福州建设工作方案》。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海洋经济快速增长。 “十三五”以来,福州市海洋经济强劲发展。 2016年海洋总产值达到1726亿元,同比增长13.5%,2017年达到1983亿元,同比增长14.9%。 2018年预计将突破2200亿元,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

二是临港产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临港产业特别是临港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临港产业集群。 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大临港产业基地,即:以中京石化、中江石化、天辰耀龙、东南电化等为龙头的江阴化工新材料区; 宝钢德盛、罗源民光、宜新钢铁 以申源新材、德盛新材等为主导的罗源湾北岸冶金建材产业基地,以神源新材、德盛新材等为主导的罗源湾南岸克门临港产业基地申源新材、液化空气等,元宏国际食品产业园是国内领先的松下临港食品产业基地。

三是口岸功能显着改善。 福州港是全国沿海25个主要枢纽港之一。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建成生产性泊位17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5个,拥有全省最大的30万吨级两用泊位。 有4#、5#泊位可供使用。 2018年,福州港货物吞吐量1.7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3.94万标箱,开通国内外航线85条。

四是海洋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完善,范围不断扩大。 比如渔业,从远洋捕捞到远洋捕捞,从国内养殖到海外养殖,远洋渔业已发展成为我市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全国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我市渔业企业已在东盟、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个海外综合性近海渔业基地和7个海外养殖基地。 另一个例子是海上风电行业。 利用福州沿海丰富的风能资源,引进金风科技、东方风电、LM风能公司、中车电气等国内外知名风电设备公司,建设大型海上风电项目。风电场。 ,发展形成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五是人文交流成果丰硕。 在推进“海上福州”建设过程中,我市还高度重视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们通过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上丝绸之路”(福州)等系列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1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多层次、常态化活动。 )国际旅游节。 交流交流,积极展示福州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2017年,在亚太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框架下,我市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牵头成立“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向社会公布并揭晓,委员会会议地点和秘书处永久设在福州。 目前,已有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的54个城市和组织加入了该委员会。

以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福州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新华网:“海上福州”建设下一步有何举措?

尤孟军:不久前,福州市被批准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海洋福州”建设,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主要采取五项措施:

江阴港位于福清江阴镇,正在努力建设国际深水港。 新华网发(福清市委宣传部供图)

一是全力建设江阴国际深水港。 江阴港区是福建省确定的两个集装箱核心港区之一。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深水港之一,也是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最重要的航运通道。 去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建设江阴国际深水港行动计划》,确定举全市之力,将江阴港建设成为国际深水港,计划形成48个重点港口。在泊位建设、交通设施、生活设施等11个方面给予支持。 项目力争到2020年,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

二是继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 一方面,继续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四大临港产业基地集聚,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尽快形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抓住我市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机遇,加强与国内外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等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 推动我市海洋经济由低端向高端迈进。

三是加快完善口岸集疏运体系。 集疏运体系不足一直是福州港的一大短板。 近段时间,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大力推进港口疏浚航道建设,畅通港后交通。 一方面,全力推进蒲延高速公路(福州段)、常平高速公路、长福高速公路、沉海高速公路二期扩建工程(福州段)建设,改善福州港与内陆腹地的道路运输。 另一方面,港后铁路通道项目已启动,力争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建成后,将实现公路与铁路运输的无缝衔接,有效提升港口竞争力。

2018年10月26日上午,全国首座深海机械化养殖平台“珍宝一号”在连江县台岩镇东螺岛海域下水。 新华网发(郑帅 摄)

四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我市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形成了以鲍鱼、南美白虾、鳗鱼、海带、金鱼等为主导的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但目前近海养殖空间有限。 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市去年与上海振华重工合作开展深海海洋工程装备培育实验。 2018年10月,“珍宝一号”鲍鱼养殖平台在廉江安装并投入运营。 单台设备年产量可达12吨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振华重工“振宝”、“振宇”新型养殖平台示范、试验和推广,结合探索“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周边沿海连江、罗源等县(市、区)向深海拓展养殖空间,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深海养殖。 同时,鼓励渔业龙头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养殖基地。

五是深化人文领域交流互通。 对此,我市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培育培育侨胞资源,通过合作举办世界闽侨大会、世界侨胞等海外联谊活动,加强侨胞情感联系,激励侨胞。闽商大会. 中国人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 二是充分发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国际旅游节、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等平台作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人文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三是统筹利用本市教育资源和国际友城等沟通渠道,深化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

希望通过上述措施,推动我市“海洋福州”建设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对接,加快建设海洋强市,确保到2020年其中,福州海洋总产值将突破2600亿元,占全区海洋总产值的10%。 占GDP比重达到30%。

高端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品牌

高档系统门窗

高端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福州市断桥铝门窗 下一篇: 福州市闽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3年第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