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风和日丽断桥铝门窗

理财规划 阅读 138 2024-12-10 17:06:33

文章目录:

1、与新电动SERES SF5同行 感受一场震撼心灵的高原路试之旅2、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3、从里到外大换血,江铃顺达窄体轻卡升级国六后变化真不小

与新电动SERES SF5同行 感受一场震撼心灵的高原路试之旅

“现在,我们向着羊卓雍措前进,完成今天的体验任务。”对讲机里传来小康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兴海兴奋而富有激情的声音,瞬时车里一片欢呼。这是日前SERES SF5进行高原测试拉萨路段上的一幕。从重庆到西藏,往返5000公里的高原测试他们进行了多少回了,而此次却格外不同,开着新电动汽车上高原,路程、温差、高原反应等一系列挑战等待超越,这让所有参与人员都既兴奋又忐忑。

SERESSF5是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康SERES)花费3年时间精心打造的新电动汽车,首款开发了两种不同车型配置。SF5纯电型搭载其自主研发的双电机-智能四驱系统,NEDC续航超500公里。SF5基于纯电的增程型配以高效能增程系统,其纯电续航150km,能够解决90%以上出行需求,在启动增程辅助之后,能量回收达35%,可以满足用户的任何使用场景,能够彻底根治里程焦虑与充电难的困扰。新品理念就是要在发挥电动汽车的性能优势基础上,解决里程焦虑和充电难的行业痛点。“新电动让远方不再遥不可及”,理想很丰满,却只有通过严苛的考验才能抵达现实。

当日路试目的地羊卓雍措,在藏语中是“碧玉湖”的意思,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单从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忍不住想去膜拜那一抹圣洁的碧蓝。清晨,SERES SF5车队从拉萨布达拉宫出发,天空开始下起雨来,细雨洗涤出的城市街道对SF5来说,并未显得湿滑,反而更像一场精心安排的出场仪式,与SERES 的新电动更环保的理念主张心有灵犀般契合。

车辆编队行驶,整齐划一,渐渐远离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公路两旁树木吐绿、桃花盛开,一片春天的勃勃生机。SF5风格极简的科技环抱式座舱里,17寸超大智能触控屏上,蜿蜒盘旋的路程导航图刺激着挑战者的神经。用AliOS 2.0智能网联系统进入音乐世界,立体声环绕,徐徐弥漫,“确认过眼神,我遇见对的人”,人车交融一体,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SF5将纯电性能的舒适感与优越感表现得颇为到位。

从拉萨到羊卓雍措要翻越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一路盘山而上,桃红柳绿的春光已被远远甩在身后,环境变得险恶起来。一侧是峭壁牵着雪峰,一侧是悬崖坠着湖泊,远处山峰层峦叠嶂、白雪皑皑,透出拒绝逾越的高冷。在这里挑战者既要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又要在狭窄的车道上爬坡过弯,对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要求更高,每一次避让超越都让心不自觉地揪起来。SF5进行了全铝轻量化底盘设计,采用前双叉臂、后梯形臂的运动型独立悬架系统,加以轿跑级调校,此种路况应对起来还很从容。

仿佛预见了SF5挑战高原测试的勇气和魄力,故意出难题给新生力量证明自己的机会一样,抵达岗巴拉山口时,车队又遭遇了风雪夹杂着冰雹的天气,记者抱着氧气瓶躲在车里也感到呼吸急促寒意扑面。停车、逗留、再启动,SF5没有温差不适、没有高原反应,表现顺畅。

抵达羊卓雍措的时候,迎接我们的更是风景迥异,休憩处是风雪交加,几百米外却风和日丽。在这里,车队要进行拍摄任务,休整期间,引起游客围观与好奇,时不时有人上前询问,“电动汽车能开过来不简单啊!”“谁家产的?”“什么时候上市?”“多少钱?”

金康SERES确实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面孔,但其背后是有着多年丰富造车经验的小康集团。金康SERES创始人、CEO张正萍,2016年就带领其高管团队在美国硅谷设立了SERES公司总部和创新中心。目前已经在重庆打造了工业4.0标准的两江智能工厂生产基地,配备超过1000个智能机器人,实现了制造的平台化、柔性化和透明化。此外,金康SERES还在探索采用“先体验、后定制、再交付”的全新模式,以满足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追求个性和自由的新一代用户。

一路翻山越岭,SERES SF5经受了跨越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考验,同时经历了从零上20℃到零下15℃的温差考验,实现了全程没有里程焦虑、没有高原反应、没有性能衰减。不能不说,这对电动汽车来说并非易事,SERES SF5让我们感受高原魅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人类科技的魅力,金康SERES正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文/刘芳宇)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原标题: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南篇)

彩云之南,风和日丽,千山凝碧,万物勃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多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云南各族儿女勇挑重担,苦干实干,扎实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巍巍高黎贡,迢迢独龙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几年来楼更多了、车更多了、宾馆饭店更多了。

55岁的子世应正在快递收发点忙活,每天他从县城运来100多个快递包裹,“网购收件越来越方便,这里的蜂蜜、独龙毯等特色产品也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消息。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2019年,乡亲们又委托乡党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这一喜讯。总书记两次都回了信,勉励乡亲们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0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

“独龙江乡以前一场大雪封山半年,现在高黎贡山隧道贯通了,还接入了南方大电网,用上了5G信号。”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老县长”高德荣说,感谢党中央,让独龙族实现了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

通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2020年底,云南民族地区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

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一直十分关心。

鲁甸地处滇、川、黔三省接合部,居住着14个民族。2014年8月,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牵挂灾区群众生活和灾后恢复重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9日一路颠簸来到这里,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察看了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

“进到我家帐篷后,总书记仔细问了吃饭、补助、收入情况,还摸了摸棉被,问暖和不暖和。”回忆起7年多前温暖的一幕,年近八旬的邹体富老两口一脸幸福,“如今我们住进了新建的房屋,舒心又方便;医院、学校走不远就到,生活越过越幸福!”

青山环抱、溪水潺潺,走进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司莫拉佤族村,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总书记在这个院子里和我们一家一起制作大米粑粑,了解我们家的脱贫情况。”回忆起当时总书记在家里的场景,李发顺依然激动。听了李发顺一家的脱贫故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乡村振兴,得用好村里的山水和文化。”清水乡副乡长赵家清说。2020年6月,中寨党支部创办“腾冲清水司莫拉幸福佤乡旅游专业合作社”,赵家清带头把400多平方米土地腾出来流转给合作社办农家乐。看到收益,村民们纷纷以宅基地、房屋、自留地等资源,通过股权方式入社,合作社两年来累计分红超过17万元。

除了乡村文旅,村里还大力发展茶叶、核桃种植,生态养殖等,越来越多的乡亲回到司莫拉,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生活越过越好。

“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云南干部群众牢记在心。

割蜜、摇蜜、装蜜……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蜂农也像蜜蜂一样忙碌着。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总书记的回信让边疆村寨又一次沸腾了。

“总书记在信中叮嘱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73岁的班洪村老支书胡德学介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指导下,村里成立合作社,全村294户合作社成员抱团发展,蜂蜜产量大大提升,“不愁销,东方航空公司集中采购。今年全村养殖蜜蜂1200箱,预计产值超过80万元。”

苍洱之间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地方。这个白族聚居村,和回族聚居村南五里桥村结成了“亲家”。在白族传统节日里,南五里桥村的村民也来一同过节;南五里桥村办美食街,给古生村村民提供大批就业岗位。南五里桥村支书马武超指着村委会里一块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匾额说:“这是古生村送来的,我们也送了一块一样的给他们。我们都记着总书记的话呢,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全省共创建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云南各民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在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和当地干部一起“立此存照”,“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嘱咐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如今,古生村湖滨,一块大青石上醒目地镌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镌刻在了当地干部群众心中。

洱海边,古生村村民李德昌脚步轻快,脚下是蜿蜒曲折的生态廊道。作为洱海沿岸最重要的生态缓冲区,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的建成,为苍洱之间再添亮丽风景。“生态廊道不仅隔离了污染,还给了我们一个水清岸绿的亲水空间。”李德昌说。

不远处,阳溪穿村而过,为洱海注入涓涓清流。近几年,经过河底清淤及生态修复、沿河农田低污染水处理,阳溪流入洱海的水愈加清澈。“洱海现在越来越清,也越来越美了。”李德昌说。

环湖截污、生态搬迁、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7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洱海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平。

同样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还有滇池。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听取云南省和昆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总体情况汇报,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滇池保护治理和水质改善情况,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新运粮河畔,绿树成荫,美景如画。作为入滇主要河流之一,这条河曾经污染严重。近年来,昆明市在滇池流域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量化考核倒逼河道治理。昆明市五华区建立面山山洪拦截系统、实施“双层河道”建设工程,新运粮河水质明显改善。2018年五华区向昆明市缴纳生态补偿金3935.6万元,2020年降到1205.7万元。

海菜花凌波曼舞,珍稀鸟类彩鹮再现滇池。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并持续企稳向好。“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水质目标与污染削减目标双管理,滇池水生态修复迎来重要窗口期。”滇池管理局局长陈净介绍,通过生态建设和修复,滇池湖滨建成环湖生态带6.29万亩,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正逐步恢复,为滇池构建起生态屏障。

“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云南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马永福介绍,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云南深入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8个标志性战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

“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指出。

在云南省林草局监测团队最新拍到的画面中,北移象群已经回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途中新生的小象已经可以自主觅食,个头也长高了不少。今年1月,象群再添1头新生小象。近30年来,我国亚洲象种群数量持续增长,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80余头增长至如今的300头左右。

目前,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出台全国第一部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建成“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5%的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森林覆盖率达65.04%,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2021年6月28日,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希望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云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发展改革委主任岳修虎介绍,随着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陆续投产发电,云南绿色能源装机占比、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比、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四项指标全国领先,绿色能源已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

6月7日,大瑞(大理至瑞丽)铁路大保段3座新建客运站房建设完工,开始进行静态验收工作,这标志着中缅铁路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边境城市保山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

“互联互通,重点是完善路网交通设施。”云南省铁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铟介绍,截至“十三五”末,云南铁路营运里程达474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105公里,云南“八出省、五出境”的铁路骨架网基本成形。

2021年1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频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作为中老铁路首趟客运列车的值乘司机,胡坚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如今,胡坚已经顺利完成86次中老铁路客运任务。截至今年6月2日,中老铁路累计完成旅客发送量327万人次,发送货物403万吨,国际货运货值逾60亿元。

今年2月16日,云南印发《中老铁路沿线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4项行动,先期谋划50个具体支撑项目,总投资882亿元以上,驱动云南开放发展新引擎。

中老铁路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未来从中老铁路正线延伸到厂区的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原材料将通过铁路直接进厂,运输成本一吨就能节约20元。”玉溪市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智昆充满期待。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边陲云南逐渐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单人出行自动驾驶车、无人驾驶智慧农业机器人、柔性机器人协同智造系统……大理白族自治州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组建的工业级5G创新应用(大理)研究院内,各种工业级5G技术产品纷纷亮相。在相隔不远的大理州祥云县,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也于日前开工建设。

两家高新技术企业看重的,正是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我们将立足工业级5G技术,致力形成以大理为技术应用示范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大霖博士说。

截至2021年,云南累计与9个国家搭建12个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国际大通道建设扎实推进;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外贸进出口3143.8亿元,同比增长16.8%,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带动全省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

5月下旬,昆明市开始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磨憨镇,磨憨口岸与老挝口岸对接,是中老两国唯一的国家级一类口岸。昆明由此成为国际口岸城市,将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的政策叠加优势,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这场跨越6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正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次创新实践。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的重要指示,云南扎实推进产业强省建设,刚出台的“产业强省三年行动”,锚定现代农业、绿色铝、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产业,明确以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方向,突出绿色低碳转型,将产业发展与培育市场主体、改善营商环境一体推进。

总投资多少,年度完成投资多少……今年2月25日上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各地市打破行政排序,按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数额排序汇报进展情况。省委每季度听取各州市项目开工情况汇报,激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云南在广大基层干部中大力推进作风建设、效能革命,党政领导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力争让每项工作都实起来、落下去。今年一季度,云南省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343个,总投资33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3亿元。

“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云南发展的总遵循、总指引,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让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更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效更显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凸显,确保云南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报记者张帆、徐元锋、杨文明、李茂颖、叶传增、沈靖然)

从里到外大换血,江铃顺达窄体轻卡升级国六后变化真不小

国内轻卡市场中,用户续购率最高的品牌要数江铃和庆铃了,江铃和庆铃都以单位/公司自备用户为主,江铃和庆铃的客户一旦认可其产品品质,便不愿再尝试其它品牌车型。

江铃顺达车型一直是江铃轻卡主销车型,凭借着可靠的品质、较低的油耗形成了较好的业内口碑,长期在蓝牌4.2米窄体细分市场中的占有率保持第一。

国四升级国五排放时,江铃顺达车型变化甚微,但在国五升级国六排放时,江铃顺达车型变化非常大,主要体现在驾驶室外观、驾驶室内饰、发动机、底盘四个方面,一起来看看江铃顺达国六车型都有哪些升级变化。

一、驾驶室外观升级变化

从整体外观来看,国六新款顺达驾驶室外观设计更时尚,造型、细节方面更复杂,设计风格与国六新款凯锐车型相似,形成家族化风格设计,与老款顺达车型相比,大灯、进气格栅、保险杠等部位都有较大变化。

新款顺达车型的导流罩全新设计,造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品牌标识更大、更醒目,且增加了“JMC”标识,另外新款导流罩更高,与加高货厢匹配更协调,空气阻力更小、更省油。

新款顺达车型前围挡板采用同色设计,整体感更强,进气格栅采用横条式设计,整体看起来错落有致,进风面积更大、分布更宽,发动机散热性会更好,保险杠上中间位置上平面和下平面都做了外凸设计,保险杠更宽、更可靠。

新款顺达车型大灯采用立式造型设计,与老款卧式大灯造型相比更显眼、更大气,新款大灯增加了一圈镀铬装饰条,并在镀铬装饰条上嵌入“JMC”品牌标识,大灯周围做了熏黑设计,整体品质感十足,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并未配置日间行车灯。

二、驾驶室内饰升级变化

国六新款顺达车型驾驶室内饰全新设计,完全换了一幅模样,新款车型配置功能更丰富,操作使用更便利,内饰多处采用镀铬设计、钢琴烤漆设计。

而老款车型仍为十年前的设计,所以新款车型无论是品质感还是配置功能方面,与老款车型相比提升非常大,虽然新款顺达驾驶室外观仍存在审美争议,但驾驶室内饰绝对是一片好评,如果顺达国五阶段能够用上这套内饰,销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国六新款顺达车型门内饰板全新设计,增加了专用的放手台,设计更人性化,标配了电动门窗、中控锁功能,所以升降窗摇把升级成按键,车门开关处增加了锁车开关,另外镶嵌了带“JMC”标识的镀铬装饰条,品质感、档次感更强。

国六新款顺达车型标配四幅多功能方向盘(带音量调节等功能),中间喇叭处采用皮质包裹,与乘用车方向盘设计非常相似,另外从断码仪表升级成智能仪表,仪表中间带显示屏,直观显示提醒信息。

国六新款顺达车型中控台整体风格轿车化程度也较高,收音机采用2DIN式设计,便于自行改装MP5,功能开关全部整合在一排,且都采用镀铬设计,空调采用旋钮式设计,操作更简单、方便,另外还有两个点烟器取电口,外接小电器使用更方便。

国六新款顺达车型座椅也进行了升级设计,新款座椅采用双色设计,整体造型包裹性更强、防滑性更好。

另外,国六新款顺达车型的储物空间更大,设计更合理,中控台整体采用激光立体皮纹,层次感极强,品质感更好。

三、发动机升级变化

在发动机方面,顺达窄体国六车型不再搭载现有的经典五十铃动力,而是搭载腾豹3.0系列发动机,腾豹3.0系列发动机在国六阶段共有3个功率段,分别是85kW、95kW、112kW。

由于顺达窄体车型一般在城市内运输,对动力性要求不是很高,反而对经济性要求较高,所以顺达窄体车型发动机功率选择了85kW,发动机最大扭矩285N·m,性能参数与国五JX493发动机相同。

但腾豹3.0发动机采用四缸十六气门设计,在同样动力输出情况下经济性表现会更好。

四、底盘升级变化

顺达窄体国六车型在底盘方面变化也较大,顺达窄体车型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轻标载、油刹,但在国六阶段,顺达窄体车型既保留了液制动车型,又开发了市场主流的气刹、断气刹车型,制动能力提升较大。

顺达窄体国六车型轮辋全部使用喷银漆设计,相比国五的黑漆状态更显眼,另外气刹车型轮胎采用六个螺栓设计(液刹车型依然是五个螺栓),有效保障车辆承载能力。

可能是考虑排放达标要求,顺达窄体国六车型油箱升级为铝合金油箱,自重更轻、对燃油无污染。

由于轻卡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江铃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威胁,顺达国六车型直接带来一大波升级,在可靠性、经济性优势基础上,提升了操控便利性、驾乘舒适性、制动安全性等性能,可谓是诚意满满,产品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卡友们对江铃顺达国六车型的升级变化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文/卡家号:风和日丽)

高端铝合金门窗

隔音门窗

门窗品牌

高档隔热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福州铝合金门窗厂排名 下一篇: 福建一批新项目彰显城市艺术气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