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蜀”光⑨跨越穹顶 他们用“技”“艺”写诗

币圈知识 阅读 118 2024-12-10 17:53:44

视频加载中...

9月10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成都举行,隆重表彰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其中,由中建西南院主持完成的“高性能大跨度空间结构建筑的设计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大跨度建筑被誉为建筑王冠上的“明珠”。去年7月,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行,开幕式上,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成都东安湖畔的一座形似飞碟的体育场里。从空中俯瞰,体育场顶部被放大了270万倍的太阳神鸟图案,给人们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它的设计来自于中建西南院高性能大跨度空间结构团队。而其实,本届大运会的12个新建的场馆中,有10个场馆的设计方案都出自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师之手。

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向新岸告诉我们,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不少大跨度建筑的设计,都是被国外技术所主导。“打造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大跨度建筑”成为团队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时间回到1991年,团队负责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总工程师冯远在主持德阳市体育馆设计时,便将棱形平面、对角线长103米的屋盖设计为双曲马鞍面钢网壳结构,由此,冯远团队便开启了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旅程。在常州体育会展中心设计期间,团队争取到介绍自主创新方案的机会,最终成功促成了全球首例椭球形索承网格结构的诞生,并获得国家设计金奖。

采访中,向新岸告诉我们,大跨度结构相当于建筑的骨骼,它承载了整个建筑的荷载,能够保证建筑能够站立起来。他们在设计阶段,难点在于如何创造出既轻质又多功能且美观的建筑结构形式,而在施工中,还要考虑如何把“设计图”完整地转化成“实景图”,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力学、材料学、美学、建筑学等多项学科的综合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体系。

一路走来,攻坚克难,团队如今已经如愿在大跨度建筑结构领域闯出了响当当的“中国名片”,铸就多个“第一”:世界上首个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常州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且有屋面覆盖的最大跨度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成都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世界首例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我国首例大型全刚性屋面索穹顶结构——四川雅安天全体育馆;世界首例大开口索穹顶结构:成都凤凰山足球场……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大跨度建筑被烙上“中国印记”。

结构跨度的极限在哪里?什么才是最优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对于未来,团队充满期待:“我们已开展千米级超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探索,科技发展没有止境,我们的探索也不会停止”。

系统门窗

铝合金门窗品牌

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科学视界|神秘的月之暗面 下一篇: 科技创新作文(精选62篇)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