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钢门窗多少钱一平方

理财产品 阅读 77 2024-12-11 11:13:49

文章目录:

1、明确了广西连发多个文件,未来这2个市将有新变化2、携手描绘八桂大地上的美丽画卷3、烈焰融水,铝水恐怖真相

明确了广西连发多个文件,未来这2个市将有新变化

日前,

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上

连续发布今年第76、77、78号文件,

关注百 色、柳 州的发展,

涉及试验区及健康文旅等方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

试验区高质量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76号)

点击图片阅读通知全文↑↑↑

通知指出,为加快将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建设成为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上将全面鼓励先行先试,赋予自治区级审批权限,并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百色将加快推动铝产业等产业深度开放合作,优化成本,加快产业园区提质升级。积极发展跨境合作,支持开通跨境自驾车旅游,争取实施口岸落地签证政策、72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

自治区将加大对试验区的财政支持力度,实行积极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相应标准的企业可免征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企业所得税5年。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壮大金融业务,并将加大工业用地支持力度,积极保障企业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用地。

据悉,本政策执行期限为即日起至2030年12月31日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支持柳州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77号)

点击图片阅读通知全文↑↑↑

意见明确,大力支持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城市柳州市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名城,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重点支持柳州市按照“一基地、多园区”模式,打造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支持柳州市建设“一核三区”——“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文化旅游核心区,“千年侗寨·梦萦三江”侗族文化旅游区、“秀美融水·风情苗乡”苗族文化旅游区、“呦呦鹿鸣·寨美一方”生态绿色旅游体验区。

自治区将打造桂柳山水风情黄金旅游圈,有机融合柳州民族风情和桂林山水风光,辐射带动桂中、桂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柳州市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支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探索“旅游+”模式方面先行先试,并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大精品工程。

意见强调,将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从自治区层面研究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措施,共同推进桂柳黄金旅游圈等跨城市的文化旅游发展项目。“广西游直通车”全区智慧旅游平台重点帮助柳州市开展营销宣传,加快推进柳州市区、机场车站、文化场馆、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五星级酒店的5G网络全覆盖。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柳州市加快打造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的意见(桂政办发〔2020〕78号)

点击图片阅读通知全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区的决策部署,加快将柳州市建设成一座文化旅游特色名城,该意见支持柳州市高水平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促进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支持柳州市重点依托柳北区工业园区、鱼峰区工业园区、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等现有产业园,按照“一基地、多园区”的模式,打造广西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并纳入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发展高端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引进药品、健康食品、健康日化、老年用品、游乐园设备、户外运动装备、康复辅助器具、通用航空装备等制造企业,并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领军企业。

柳州市将统筹保障大健康和文化旅游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用地空间需求,支持试点产权式工业地产。自治区将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连续3年共安排1亿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柳州市打造以柳北区工业园区为基础的中国-东盟(柳州)旅游商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园。

此外,柳州还将重点扶持螺蛳粉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支持开展村级电商扶贫、农产品上行和“柳州三宝”(螺蛳粉、三江油茶、柳城云片糕)等旅游特色食品产业链构建项目建设。

来源:自治区政府门户网站、广西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广西新闻网

携手描绘八桂大地上的美丽画卷

新华社南宁12月10日电 题:携手描绘八桂大地上的美丽画卷——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

这是广西靖西市渠洋湖景观(11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8年1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成立60周年的盛大节日!

60载,沧桑砥砺,春华秋实。从西南边陲到开放前沿,从深山天堑到区域枢纽,从贫穷落后到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600多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安居乐业、亲如一家,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携手描绘美丽画卷。

守望相助:多民族水乳交融,共谋幸福生活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全区有12个民族自治县和59个民族乡,其中包括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多年来,融洽的“民族关系”一直是广西各族群众满意度最高的社会发展指标之一。

在广西,由“两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组成的家庭超过130万个。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的侯光祖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侯光祖的外公是壮族,外婆是苗族,他们的两个女儿,一个招了侗族上门女婿,育有侯光祖和弟弟,兄弟俩又分别娶了瑶族和汉族媳妇。逢年过节,“侗族习惯吃酸肉,壮族风俗是打糍粑,苗族喜欢打油茶,这些特色食物都会摆上我们的餐桌。”侯光祖说,一家11口人虽然语言和习俗不同,但生活其乐融融。

守望相助,亲如一家,民族团结的故事在八桂大地随处可见。

在广西田东县祥周镇百银村,当地村民在采收辣椒准备上市(11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位于黔桂交界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毛南族、苗族和壮族群众呈“品”字居住,相隔不过数百米,苗族群众是20多年前从大山深处搬迁而来。苗族群众没有水牛、不会种稻谷,壮族、毛南族群众给他们提供水牛、收割机,教他们种稻谷、种甘蔗、养蚕。

“近年来,砂糖橘行情较好,擅长种砂糖橘的苗族群众成了‘领头羊’。”53岁的毛南族群众谭木长说,苗族群众主动带着毛南族、壮族群众一起种砂糖橘,三个民族群众如同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

柳州市鱼峰区大龙潭社区,生活着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1500多居民。多年来,每逢节假日,大龙潭社区就举办各种联谊活动,百家宴是这个社区各族群众最喜欢的聚会方式,他们拿出本民族特色美食共享,油茶、糍粑、五色糯米饭……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尝美食,一边唱山歌。瑶族居民盘丽珍说:“在一碗碗油茶、一把把五色糯米饭、一条条酸鱼中,邻里感情和民族友谊不断增进。”

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素有“民族之家”美誉,聚居着壮、苗、瑶、满、维吾尔族等20个少数民族居民3800多人。多年来,社区一直保持着各民族群众一起过节的传统,无论是元宵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还是古尔邦节,大家都欢聚一堂。

为了让民族团结之树深深扎根,广西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学校、机关、社区、企业、乡村等;在小学、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将相关教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

携手发展:矢志同心实干,共建美好家园

在我国唯一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5岁的贫困户罗东贤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深度贫困的纳翁乡板阳村深山里。近年来,当地政府将县城“黄金地段”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搬进县城的贫困户都可选择加入合作社发展猕猴桃产业,或获得一间门面发展生产,由政府代付租金5年,或接受在周边企业安排就业。

这是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宝骏基地(11月5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罗东贤一家6口搬到了县城,选择了猕猴桃产业。缴纳了500元合作社的“入伙金”,年底有分红,加上平日里在附近打工的收入,今年,罗东贤成为当地预脱贫户,即将实现脱贫。

最近4年,罗城县已有6万人摆脱贫困。最近5年,广西年均减贫117万人。

自治区成立60年来和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民族携手发展,全力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八桂大地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2017年,广西农村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6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下降至5.7%。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个深度贫困县,去年是这个县设立30周年,县扶贫办主任莫俭浪说,30年前,全县每10个人中超过7个人属贫困人口,如今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13%。

自治区成立之初,广西农业非常落后。如今,广西已成我国最大的秋冬菜生产基地;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成;蚕茧产量占全国48%,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农业科技元素更是不断增加,为广西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南宁双桥镇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夜幕降临,点亮的LED灯缀满数千亩坡地。“这是先进的火龙果光补促花技术,利用灯光诱导,调节火龙果的生长周期,达到提高年产量的效果。”公司总经理钟林介绍,在春、冬两季对火龙果采取补光措施,可实现每亩增产1000斤,亩均销售收入每年增加约6000元。

自治区成立之初,广西的工业是“一穷二白”。而如今,广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铝产业基地、木材加工基地……

“玉柴机器”“柳工机械”“南南铝材”“五菱汽车”……来自广西的民族品牌享誉海内外。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只是一家西部小厂。自治区成立时,来自上海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柳州创办了动力机械厂,后转产拖拉机,再转产微车,21世纪初年生产汽车能力不足10万辆。为突破发展瓶颈,企业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中中外”联合,成立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快速发展,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年产销量一举突破200万辆。

曾经,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制约广西发展的瓶颈,铁路处于路网末梢,群众出行不便,贫困山区特色农产品更是“深藏闺中”。如今,广西境内高铁营运里程达1751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并成为全国最先开通高铁、地铁的自治区。一些贫困山区通过创建“高铁无轨站”模式,在一些没有通高铁的地区,通过开通“班次公交化、运输直达化和时刻精准化”的专线大巴与就近高铁火车站无缝相连,让边远地区群众也能享受高铁红利,推动了山区农业、旅游业、交通业转型升级。

凌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地处偏远,交通曾是老大难问题。2016年,全国首个高铁无轨站在当地正式启用,这个山区县融入了高铁路网。加西村农民劳保霖一家守着山坳里的贫瘠土地熬了几代人,靠着“无轨站”连通的物流网络,这位大半辈子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筹资办起红薯粉作坊,全年产粉3万多斤,均被客商订购一空。“都是‘无轨站’的功劳!”劳保霖说。

靖西市安德镇中心小学壮族学生在排练节目(11月28日摄)。近年来,广西靖西市安德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壮族山歌进校园活动,组建小学生山歌队,传承壮族传统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教育是改变广西落后地区面貌的治本之策。融水苗族自治县红瑶是瑶族的一支。“狗不耕田,女不读书”一直是红瑶根深蒂固的观念,适龄女童入学率极低。1988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专门创办“红瑶女童班”,实行寄宿制,免交一切费用,一举提高了红瑶女童的入学率。从女童班走出当地第一位女大学生、第一位女老师、第一位女军人、第一位女医生、第一位女干部……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一系列政策落实,适龄儿童不读书已成历史。

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角的东兴市江平镇,生活着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2万多名京族群众靠海而生。20世纪80年代,许多京族群众过着朝不保夕、入不敷出的生活,仅靠海产品换取米、油、盐。“后来京族群众吃上了‘开放饭’,家家户户搞边贸,生活发生大变化。”村民苏春发说。如今,京族聚居的东兴“京族三岛”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京族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快的少数民族之一。

面向未来:城乡协调发展,共奔全面小康

动车行驶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田野上(8月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乡村学校从泥瓦房到崭新的楼房、贫困地区行政村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60年来,广西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如今的广西正扎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八桂大地正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

面向未来,广西正由交通末梢向区域性交通枢纽转变。黔桂交界的河池市、百色市,在广西曾是山高路远的“代名词”。不久前两个城市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广西最贫困地区的群众对生活有了新的憧憬。正在建设中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途经位于云贵高原南麓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2020年我们一定能实现全面小康,高铁通了,毛南族群众将迎来更大发展。”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副县长韦路华说。

“从广西出海已成为西南、中南地区的理想之选。”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周小溪说,川、滇、湘、黔、渝5地通过广西口岸进出口的货物货值,年均增幅约30%。如今,北部湾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通航,形成了内陆腹地走向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的海上大通道。

面向未来,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越来越清晰。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城乡风貌改造、“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八桂大地乡村面貌将更加美丽。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元宝村,村民挑着香糯走在田间(10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矮寨传统古村落,村里环境干净整洁,村子周围种着果树,一座座独具特色的民居被水塘环绕。“像矮寨一样宜居的村寨并不少,许多人愿住在农村。”当地干部说,多年来,恭城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农村环境大幅改善,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被联合国评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并相继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面向未来,广西由昔日封闭的西南边陲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位于中国“南大门”凭祥市的浦寨贸易点,许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不通电、不通自来水、只有38口人的小村子。不到30年间,浦寨的常住人口增长了100倍,日均进出口货物总量增长了近70倍。每天南来北往的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大量东南亚热带水果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一批批中国水果也由此进入东盟市场。

浦寨是广西开放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连接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加快推进,中马“两国双园”开创了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2017年,广西进出口总额达572.1亿美元,是1978年的212.4倍。

日益开放的广西,成为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大舞台。目前6个国家在广西设立总领事馆,广西与世界各地建立了97对国际友好城市,广西高校留学生数量超过1.4万人。

砥砺奋进一甲子,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八桂大地各族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发有为,共同谱写祖国南疆繁荣稳定新篇章。(记者王念、刘伟、董振国、吴小康、夏军)

这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校红瑶女童班的各族女童(2017年11月29日摄)。1988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在白云乡创办了红瑶女童班,女童班实行寄宿制,并免交一切费用,有效提高了红瑶女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烈焰融水,铝水恐怖真相

广西平果市工业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发生在10月20日晚,地点位于平果市工业园区内的广西兴越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车间。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是在铝棒拉铸过程中,高温铝液泄漏到冷却水池内导致爆炸。铝水爆炸具有巨大的威力,既涉及物理因素,也涉及化学反应。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隐患判定标准,特别是在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如何确保工业企业的安全运营,减少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铝水爆炸是铝加工工艺中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潜在风险之一。铝液遇水会发生爆炸,这是由于物理和化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物理爆炸方面,熔融铝液中储存了大量热能,当其发生形变和碎化时,会迅速释放出冲击波能、机械能、光能和声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化学爆炸方面,当大量高温铝液瞬间泄漏到相对狭小的冷却水池表面时,与冷却水发生化学反应,迅速蒸发为气体,体积膨胀1000多倍。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条件下,会形成压力波,从而引发爆炸。事故发生后,搜救工作已经结束,6人不幸遇难,4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幸好没有生命危险。目前,善后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对于这起事故,专家们进行了初步调查,确定了爆炸的原因。高温铝液泄漏到冷却水池内,引发了爆炸。

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应加强隐患判定标准,特别是在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规定了需要重点整治的事项,如固定式熔炼炉铝水出口未设置机械锁紧装置等。铝水爆炸不仅涉及物理爆炸,也涉及化学反应。当熔融铝液与水接触后,水迅速达到沸点以上,进入过热状态,瞬间蒸发为气体,体积膨胀1000多倍。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会形成一定幅度的压力波,从而引发爆炸。铝是一种化学反应非常活跃的金属元素,与水或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特别是在井坑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爆炸威力会进一步放大。因此,铝水爆炸既具有物理爆炸的威力,也具有化学爆炸的威力。

工业企业的安全运营是至关重要的。预防类似爆炸事故的发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贸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减少工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工贸企业的隐患判定,特别是在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的“铝7条”、“钢8条”和“粉尘6条”是需要重点整治的事项,可以作为事故预防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也需要主动加强安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培训与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措施,才能提高工业企业的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总之,广西平果市工业企业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引发了对工业安全的关注。铝水爆炸具有巨大的威力,既涉及物理爆炸,也涉及化学反应。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安全监管和管理,加强隐患判定,提高安全意识,完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确保工业企业的安全运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安全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您对于如何确保工业企业的安全运营,减少事故的发生,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标题:加强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第一段:确保员工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加强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工贸企业中,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命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近期发生在广西平果市的爆炸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在相关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和标准,工贸企业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命健康。第二段:固定式熔炼炉和深井铸造结晶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固定式熔炼炉和深井铸造结晶器是工贸企业常见的设备,然而,它们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固定式熔炼炉的高温铝水出口和流槽接口未配置液位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液位传感器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而深井铸造结晶器的冷却水系统未配置进出水温度、进水压力、进水流量监测和报警装置,监测和报警装置也未与流槽上的快速切断阀和紧急排放阀实现联锁,未与倾动式熔炼炉控制系统联锁。为了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工贸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监测装置和联锁装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三段:防范措施应加强,确保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除了设备安全,工贸企业还需要关注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例如,存放铝锭的地面潮湿,熔炼炉、保温炉及铸造等作业场所存在非生产性积水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为了避免潮湿环境和易燃易爆物品造成的安全隐患,工贸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干燥和清洁,确保员工的安全。第四段: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预防事故风险除了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工贸企业还应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管理,以预防事故风险。例如,钢丝卷扬系统引锭盘托架钢丝绳未定期检查和更换,卷扬系统未设置应急电源;液压铸造系统未设置手动泄压系统。这些维护和设施的缺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因此,工贸企业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并设置应急设施,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第五段:总结观点和建议,引发读者思考通过加强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生命健康。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对于相关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风险,确保生产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然而,广西平果市的爆炸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当认真对待类似事故的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风险。只有在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最后,我们应该思考:在当前的安全管理措施下,工贸企业是否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我们还有哪些措施可以采取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欢迎读者们留下您的评论和建议。

断桥铝门窗品牌

断桥铝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铝合金钢轨和普通轨道 下一篇: 铝合金铣刀双刃好还是单刃好

相关资讯